临沂教育科研信息网丨智汇潇湘黄兴医生外科临床与科研的巧妙融合之旅
凌晨三点多,黄兴医生结束了一次长达五小时的大手术,回到家中休息;第二天清晨六点五十分,他被闹钟唤醒,赶到医院开始一天的常规工作,这样的紧张日程,您能接受吗?对于这样的生活安排,有人可能会感到不满,但黄兴则表示:“我每周只有一次夜班,而且大多数时候不会遇到像今天这样急诊大手术。真正辛苦的是做24小时值班的住院科室。”
在黄兴看来,一名优秀的外科医师不仅要精通手术操作,还要不断寻找现有标准的手术方法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然后通过科学的临床研究验证这些改进,以推动医学技术的发展。他曾荣获第七届全国结直肠外科青年医生手术视频大赛湖南赛区冠军和全国亚军,以及2020年国际胃肠肿瘤NOSES经典手术视频大赛南中国赛区创新奖。
黄兴谈及自己的成就时提到了他儿时玩泥巴捏造器皿的小技能,他说:“小时候,我喜欢用陶土捏各种东西,甚至现在还保留着小学语文课本上的‘马踏飞燕’泥塑作品。”这种从小养成的手法,对后来的稳慎、精细操作有所帮助。
然而,有人称呼外科医生为“刀匠”,这被视为贬义词,但黄兴认为这是褒义,因为它体现了外科医生的专业性和对病人的关心。他认为,“事实上,一位优秀的外科医师需要既掌握好基本操作,又能发现并改进标准手段,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普外一科工作期间,黄兴主刀了许多肠癌手术。他指出,在内脏中营养血管和神经如同树根般复杂,而周围分布着可能存在转移风险的淋巴组织或病灶。一台标准化且规范化的手术必须既保护这些重要结构,也不能造成损伤影响恢复。此过程需准确无误地切除病变部分,同时保持必要结构完整。
尽管已有众多成熟技艺,但仍然无法避免某些并发症,如吻合口漏。面对这一挑战,黄興致力于研究并改良之前标准的手术方式,以提高肠管恢复后的血液供应,并通过临床试验验证其可行性与优越性。至今采用该新式技艺的手术患者均未出现吻合口漏的问题,其努力得到了国际同行认可,并在多个国际医学期刊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
对于疑难病例,黃興持有敏感的心态,即使是罕见疾病也会全力以赴解决问题。他记得一个罕见间皮瘤患者案例,该患者因腹水反复迅速增多而求助于他。在详细询问后结合文献知识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最可能原因,再进行针对性的检查,最终成功诊断并治疗此类罕见疾病。这也是他读硕士期间第一篇临床研究论文的一部分。
他的耐心细致也体现在一次少量腹水穿刺检查成功的情况中。在接诊一位腹痛难忍女性后,他决定深入排查导致腹水产生原因,最终确认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异常,从而治愈了她的症状,并将此特殊案例报道于权威医学杂志上,以分享经验给其他医疗工作者。此类报告极大的促进了解决疑难杂症问题,让更多患者受益。
最后黃興強調,“醫學是一個永無止境探索與進步的地方,每一次臨床實踐都是向前走一步,而將這些經驗轉化為學術成果並傳播出去,是醫療人員不可忽視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