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情怀征途中的风云变幻
曹操情怀:征途中的风云变幻
在建安二十四年的冬季,十月份,曹操带着疲惫的军队,从与刘备争夺汉中的失败中回到了洛阳。他不顾一切地赶往南方,为被关羽围困的部将曹仁提供支援。这时的曹操已是六十五岁高龄,他刚刚获得了魏王的尊号,并且拥有任意提拔官员和赏赐爵位的权力,只差一步便可登上皇帝宝座。然而,在这次平凡却充满历史意义的一次军事驻扎中,裴松之在注释三国志时特别指出了一个细节——“王更修治北部尉廨,令过于旧。”这一行为似乎有些矛盾,因为堂堂魏王为何要亲自下令修缮一个低级别官署?而且,还要求比以前做得更好,这种熟悉感似乎透露出曹操对这个地方深厚的情感。
北部尉,是曹操出仕后的第一个职务,那个时候他才二十岁,怀揣着理想和抱负,一举孝廉郎,再升任北部尉、顿丘令、议郎。他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公正无私来改变天下,但现实很快教会了他不同的lesson。一次又一次地被调离位置,被迫离开自己的追求,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屈不挠直到最终被召进朝廷成为一名有名无实的议郎。在那里,他不断向皇帝提出清除奸佞、改善吏治的建议,但他的声音总是被忽视。在那个时代豪强日益猖狂,而民众生活难以维持。直到那一刻,曹老板明白了用道义无法改变世界,只能用武力去平定。
转眼四十五年过去了,当初那个热血青年已经变成了一个面色苍白的老人。他消灭了所有对手统一北方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国家。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却也让他思考起了一生究竟追求的是什么。当再次站在那个曾经走马上任的地方时,他一定会回忆起那些年轻气盛的心情,以及未来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