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三大案的物品招幌(图)
在那个时代,郑州的商家为了吸引顾客,不断创新他们的宣传方式。悬挂在街头的招幌,就是那个时候商家的重要广告工具。它不仅能够突出店铺特色,还能快速传达信息给远处行人。这些招幌多由彩色布料制成,上面绣有店名或推广口号,既显得庄重又富有艺术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招幌也逐渐呈现了不同的风格和主题。在明末三大案——东林党案、李自成之乱以及崇祯之变影响下,郑州城中的生活与经济活动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时期的招幌开始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的种种变化。
对于酱油店来说,它们通常会用形似葫芦的方木牌来标示自己,这不仅是因为酱油常以葫芦装运,而且“葫芦”也是一个含义丰富的声音符号,用以表示高质量和久陈。此外,“伏”字则代表了长时间陈养,“陈”字则指代商品品质上佳。
中药铺方面,则选择“杏林春色”的图像来吸引顾客。这一名称源自古代医生董奉,他为病患治愈后,只要求患者在他门前栽植几棵杏树,以示感激。在董奉去世后,由于他的善举,一片绿意盎然的大树林形成,因此人们将这称为“杏林春色”,成为对医者的一种美誉。
西药房作为新兴行业,其招帜上印有“大药房”或“西药”,显示出它们所销售的是一种新的、高科技水平较高的产品。当铺则使用黑色的方形木牌,上书白金色的“当”字,象征着典当业务稳固可靠,而鞋帽店则展示其商品图片或者实物样本,让路人一目了然。
钱庄采用仿金属摞铜钱模型作为招揽顾客的手段,而酒店则悬挂酒壶和红布穗,或是悬挂酒旗让人一眼就能识别饭馆根据南北方菜系进行区分,并通过悬挂特定的图案吸引食客。而理发挑子上的磨刀布,则承载着皇帝下圣旨的故事,被视作理发更为整洁准确;至于打磨坊,它们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如石磨等必需品,让消费者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