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李卫龙袍下的权力与荣耀
导读:在我们熟知的影视剧中,皇帝们总是穿着鲜艳夺目、龙纹斑斓的龙袍。然而,这样的装扮在历史上并非普遍存在。事实上,只有清朝皇帝才真正拥有穿戴这样的龙袍。
现今电视剧和电影中常见的情景是,将古代君王或皇帝塑造成穿着明晃晃的龙袍频繁出现在公共场合的形象,但这是一种误解。在唐朝之前,中国历代君王对服饰颜色有严格规定,有时甚至缺乏统一标准。《礼记月令》记载,周天子着青衣,而秦始皇则以黑色为尊,后来汉朝开始使用红色作为尊贵之色。
到了隋朝,文帝炀帝便着黄袍,但未禁止一般人穿用黄色衣服。而直到唐高祖武德年间,当百官百姓被禁从事染色的服饰后,那些赭黄色的衫裤才成为专属于皇室的服饰。此外,每个品级官员都有其特定的服装颜色,如紫、朱、绿和青等。
自周至明,一直沿用冕服这一制度,其中冕顶通常呈黑底十二纹章,并且依据五行说(水火木金土)与五德说(黑白青赤黄)进行配搭。不过,不同朝代对于纹章排列方式会有一些变化,以彰显自己比前朝更加遵循周礼。
随后的宋和明两代,都属于火德,与清不同,它们更倾向于红色的文化表达,因此不可能出现如清宫那样的满城尽带黄金彩。这也意味着当时的人们所看到的是那些“寿衣”,而不是日常生活中的正式长袍。
因此,在历史舞台上的确切画像,我们只能看到那些死后遗像中的明常服,因为只有这些图像是能体现出那份死亡与永恒的意境。而现代影视作品,更是将这些误解传递给了观众,让他们以为这是每位古代君主理所当然应有的装束,而实际上,只有清宫里才能找到这样华丽夺目的龙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