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旧事揭秘光绪皇帝如何迷恋珍妃
瑾妃“在西安,我们住在北衙时,因为地方窄小,皇后和皇上住在一间大房子里,中间用隔扇隔开,两屋通联。这可能是老太后的巧安排吧,但光绪从来不理皇后,而皇后呢?也从来不服气!
有人说,自从珍妃死了以后,光绪把爱珍妃的感情移到瑾妃身上了,那也是无中生有的话,根本没这回事。光绪是个性格孤僻而又多疑的人,如横下一条心,九牛也拽不回来的。他早就认定瑾妃并不忠心耿耿和他一条心,珍妃的打入冷宫,他清楚地知道 瑾妃也有过背叛他的言行,所以光绪对瑾妃也是冷冷清清,在西安看不出对她有任何和颜悦色的表现。
辛丑年回銮以后,为掩盖老太后的残暴,以及缓和国内外的压力,说珍妃担心自己受辱,在洋人进宫前投井殉节,是特命珍妮的娘家下井打捞。按规矩,只嫔贵人家的属相,不许进宫除非生孩子。平常家属要买通大太监才能与嫔贵人通消息,这也是太监们的一笔收入。而现在让她家里人捞尸,这简直是天大的恩典。
珍妮生于光绪二年(1876年),姓他他拉氏,她家族中的瑾则排行第四,一直被称为五姑娘。进入宫廷时仅13岁,被册封为正红旗之景仁宫内的一名嫔位,并因其聪慧、美貌及书画才华深得帝王宠爱。但触犯了隆裕太后,被降级为贵人,最终复位。在戊戌变法期间,因慈禧的幽禁而被困于东北三所之中。一年之后,她悲剧性的生命结束于八国联军侵袭北京时,被慈禧投入井中,当时仅25岁。她曾经活跃于我们眼前的世界,与我只有一岁年龄差距,我亲眼目睹了她的悲惨结局,因此,对她的了解颇为深刻。
据说打捞尸体是在辛丑元年的春末开始。那时候天还很冷,大约比最初下沉时间温暖一些。此举引起了一些特殊仪式:先焚香做佛事彻夜念经;由萨满跳神引魂至景仁宮;娘家人的罗拜在地,而瑾则致祭,以亡者身份显示尊重。当贞顺门偏东北墙上的露天木龛出现,它作为祭奠地点面向井口左右挂黄布帘,如挽联贴墙侧边竖幅两幅黄布如对联贴壁;龛内悬横幅黄布似横批贴壁,无字迹奇怪。在那次逢故宫游览,我已离京,该木龛仍然存在,那情景历久弥新。
先打捞上来的只是破竹席子据说裹着当初裹珍妮用的料材,由於井口狭小容纳不了两人,所以必须拆开井口进行打捞过程。这一切对于我们来说充满了难以置信与感伤的情怀。
网络配图
主要的事实是,在宝钏院修葺完成后,每当月色佳的时候,他会独自一人坐在窗边,对那顶旧帐子发呆,那是一顶在东北三所使用过的旧帐子,也许里面藏着许多未曾流露的情感,或许那些记忆将永远留给只有他们两人知晓的地方。
此情此境,让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绝望与无奈,就像那个时代汉末乐府诗句所描写:“雌病雄伤莫可奈何。”一个男人想抱着你逃离,却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力量;一个男人想拥抱你,却发现自己的嘴唇被束缚无法动弹。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更显得戏剧化。
网文配图
然而,从金钱到权力,再到战争最终导致变故发生,我们都明白了一件事:真诚不会轻易改变,只会越来越坚定。而这种坚持,即使到了死亡,也依然保持原样,不愿意去接受任何替代物或新的关系。这便是真正的心意,没有假象,没有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