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察秋毫中国民间故事中的法官智慧
波光粼粼的河边,唐宗普珍姑娘正忙碌地洗涤着衣物,她小心翼翼地将一对金戒指放在岸边的一个巨石上。无赖格桑趁她不注意之际,悄然行事,将那对闪耀的金色宝贝偷走了。
唐宗普珍意识到自己的失误,便向当地法官告状。法官细致审问,无奈发现现场没有其他证据,他提出了一个意外的解决方案:“你们二人一人拿走一只戒指算了。”格桑听后,不禁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因为他得到了一个免费的一只金戒指,同时顺从了法官的决定。他点头同意,并认为自己并未吃亏。而唐宗普珍则坚持己见,她不愿意毫无理由地失去任何一只戒指,所以她大声反驳,表明这决不是她的意思。
法官沉思片刻,然后用一种独特的手段揭示真相:“既然你都不希望无缘无故失去其中一枚,那么这一定是你的财产。同样,如果格桑能轻易得到其中一枚而不需支付代价,这也说明这枚戒指原本就是属于他的。”最终,通过两个人的态度和反应,法官成功地区分出哪条链子属于哪个主人。
在另一则故事中,一位国王的小妃子怀孕,而大妃子却担心如果小妃子生下儿子,将来可能会成为继承人,因而威胁到自己的位置。她想方设法证明自己也是怀有身孕的大嫂,但其实她只是在肚皮上缠绕了许多布料来欺骗国王。
九个月零十天后,小妃子的孩子诞生,大妃子趁机秘密将孩子抢走,并向国王报告说“我也有男孩”。两人争吵不休,最终无法分辨真假,这时他们请求前往寻求法律援助与国家高级法院合作处理此案件。
为了判定这个复杂的情况,公正如山的法院主持人宣布:“让你们两个人竞争这个孩子,看谁抢到就是谁的所有权!”面对这样的命令,大妃子的野心驱使她拼命拉扯,而小妃子的恐惧和爱护促使她放手。大老婆因为害怕伤害孩子而松开手,让出了一丝机会给对方。这时候,在这种紧张激烈的情境下,由于没有看到任何血迹或损伤,只剩下空气中的喘息声,使得法律专家能够清晰判断出真正母亲是谁:因为真正母亲不会为了权力而牺牲掉生命所赋予她的生命之果——她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