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野史趣闻 > 明朝画像中的王承恩陪同崇祯皇帝殉节于煤山的最后一位太监

明朝画像中的王承恩陪同崇祯皇帝殉节于煤山的最后一位太监

李自成将北京的皇城紧锁成了一座巨大的铁笼,眼前,大明朝廷即将气绝。最悲凉的是,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登上宫殿,想与大臣们商讨抗敌策略;却不料,金殿之上竟无一位可靠的大臣。皇帝顿时陷入了极度绝望之中。于是,他奔向后宫,将全家老幼悉数诛杀一空。随后,他自己也逃到皇城后的煤山,企图一死了之。不用问,这位崇祯皇帝已然无计可施、深感绝望。在此之前,大臣们纷纷逃离,而外面的李自成愤怒不已;而在山海关外的政敌们,也不会轻易动手《明史》记载,崇祯皇帝心怀“西天”,他愤慨地发牢骚说:“朕生于忧患,死于难处,上干天谴,对我百般误我。我死无面目见祖宗,只好脱去冠冕,以发覆面。”临终前,还对群臣充满怨恨,一方面觉得自己被彻底误导,即使如此,也只能死得其所。

万事皆有预定,不知谁能料到日暮途穷的崇祯皇帝,在最绝望的时刻,却遇到了一个忠实追随者的“铁哥们儿”,他的名字叫做王承恩。这位王承恩始终对着这位主子忠心耿耿,更是在崇祯走投无路时刻坚守在旁边。他虽然不能挽救这条尊贵生命,但默默保护着这位主子。

《明史》记载,王承恩曾是“司礼秉笔太监”。当李自成攻破北京时,他被任命为提督京营。那时候,大明朝已经走向尽头,只剩下几个守卫士兵。而王承恩亲自点燃火炮,为京城保驾护航,最终退缩至宫内等待毙命。但他唯一担心的是身边那位孤独陛下的安危。在他的庇护下,那个孤独的君主感慨满腹,对生与死都感到迷茫和哀伤,没有想到,最终保护自己的,是一名贴身服侍的太监——王承恩。

最后,当崇祯吊亡于树梢之上,那位忠诚如初的太监也抱着武器(类似原始利器)站在脚下,与他同归于尽。当清朝统治者接管了这个国家,他们首先击败了李自成,然后在旧有的宫殿里建立起新的帝国,并且赞扬那名忠诚如初的太监——王承恩,这个贴身服侍的人,在末世中与君相伴,与君共存亡,无疑是一个奇迹般的事迹。而那个时候,他已经达到了满足的心境了。

标签:

猜你喜欢

真实民间奇闻异事录 明朝末期防范豆...
在明朝末期,长沙天心阁古城墙上发现了一块洪武年间的窑砖,上面刻着负责制造官员的名字,这块青色窑砖沉睡于东南角600多年,却一直被人忽视。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
玛雅人是不是天外来客 宋美龄与蒋介石...
在一个充满争议的社会背景下,宋美龄走完了她漫长的人生旅程。尽管她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不好,但她希望自己死后不回安葬,这一要求背后隐藏着多重含义。 据说有一种...
荔枝 fm 中国伏羲与盘古...
在中国神话中,伏羲和盘古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神话人物,他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时代和特质。他们都是创造世界的主体,但其故事背景、性格特点以及对宇宙秩序的贡献有着明...
有关古代的野史趣闻视频讲解 燕易王的慷慨如...
黄金,这个词汇承载着古今荣华富贵的象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黄金都是一种极为珍贵的货币。在电视剧和史料中,我们常见到古代帝王为了奖赏功臣,便以万金相赐。例...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