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追学网西汉大臣跪趴吃饭趣闻
古代皇帝请客趣闻:一国之君的皇帝,为了与下属建立良好关系,也常常举办宴席。这种宴席被称为“赐食”,既是一种笼络手段也是一种奖赏。然而,接受皇帝“赐食”的人往往要通过恭敬的姿态来享受这份恩惠,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总是舒适的事情。
《史记》中记载了西汉初年的大臣石奋,他的姐姐曾是刘邦的小老婆。在石奋退休后,每当他接受皇帝的邀请,就必须跪趴在地上享用那顿饭。这不仅体现了对皇帝的尊敬,也显示出吃这顿饭并非一件轻松的事。
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在《谢明帝赐食表》中写道:“近得赐御食,拜表谢恩。寻奉手诏,愍臣瘦弱。奉诏之日,涕泣横流。”尽管他和魏明帝曹叡之间有血缘关系,但作为臣子,他依然不得不恭敬地表示感激。
当然,不乏真正心意相通的情况出现,如唐太宗对杜如晦逝世后的哀痛,“后太宗尝新瓜美,怆然悼之,辍其半,使置之灵座。”这半个新鲜瓜果,是出自一个真诚的情感,而不是空洞的手续。
同样,在唐朝李白受到召见并展现才华之后,“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这里面蕴含着一种真挚的情谊,让李白能够坐在翰林院学习诗词,这也是基于真实的情感交流。
宋朝时期,当宋真宗有了儿子后,便高兴地举行宴会,并且将包子的馅料全部用金珠装饰。“宫中出包子赐臣下,其中皆金珠也。”这是以庆祝生育佳音而来的喜悦,与大家分享财富的一种方式,即便是在正式场合,也显得充满欢乐和热情。
至于明朝时期,《万历野获编》记载了一系列关于皇家宴席的情况:
“太祖时百官朝退必赐食于廷……每月朔望日各衙门大小堂上官俱有支持酒馔……直至正统七年光禄卿奈亨始奏罢之。”
到了清朝时代,对待这些事务仍旧格外认真,如林则徐在接到道光帝的一次赏赐:“帮贵差曹正全回楚、奉到恩赏御书‘福’字、‘寿’字两幅鹿肉一总封恭设香案敬领。”
因此,从古至今,无论是哪个朝代,上位者请客都成为了他们与下属之间互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它背后隐藏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权力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