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元朝的哪一年白朴1226年1306年活跃于这个世界呢
白朴:元曲四大家的风采
在中国元朝的文学史上,有一个名字被广泛传颂,那就是白朴(约1226年—1306年),字太素,号兰谷,他是“元曲四大家”中的一员,与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并称。他的生活轨迹与时代的沧桑紧密相连。
出身于官僚士大夫家庭,白朴父亲白华曾在金朝时期为进士,官至枢密院判;叔父也是一位进士,但早逝无疾而终。这样的家庭背景使得诗文交流成为日常,而他与元好问之家的交往更是深厚。
然而,小小年纪便遭遇了战乱,他只得跟随家人度过艰难岁月。在汴京城破后,他和姐姐幸运地被元好问所救,这段经历成为了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记忆之一。当时的小白�4245真的是命运多舛,每当夜幕降临,都会回想起那场灾难,如同梦境般残酷无情。
尽管如此,在那个充满变数的年代里,白朴依然能够保持着敏锐的心智和对学习的热爱。他聪明才智受到元好问悉心培养,不仅读书问学,更懂得处世为人之道。直到蒙古太宗九年(1237年),12岁的小男孩终于与失散多年的父亲团聚。这份团圆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也激发了他创作《满庭芳·示列子新》词的情感表达:
"光禄他台,将军楼阁,
十年一梦中间。
短衣匹马,
重见镇州山。
内翰当年醉墨,
纱笼支高阔依然。
今何日,
灯前儿女,
飘荡喜生还"
这首词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于过去十年的怀念,更体现了对现在团圆生活中的快慰。而对于曾帮助自己抚养儿女之恩,他也有感谢之言:
"顾我真成丧家犬,
赖君曾护落窠儿"
正是在这样复杂而又美好的环境中,白�4245成长,最终成为了一名杰出的戏曲作家,其作品流传至今,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