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战史风云 > 卡诺莎之辱事件的起因

卡诺莎之辱事件的起因

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忏悔罪过”。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给予亨利四世一个额头吻表示原谅,而这位教皇出身于皮鞋手工制作之家,这就是“卡诺莎之辱”。此后,“卡诺莎之辱”在西方世界成为屈辱投降的代名词。

起因

罗马帝国衰落之后,宗教人员的授权长期掌握在世俗君主手中。世俗君主利用教职的任命权,鬻卖神职,将其封给忠诚的下属和家族成员,或者用各种手段把辖下的教区据为己有,从而获得巨大的收益。君主的领内出现大量具备一定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教区和修道院,它们逐渐形成重要的势力。

这些现象导致罗马教廷的财产流失,道德声望与威望的下降,教皇在宗教事务方面的控制力也随之受到挑战。同时,君主授职也导致领内教区的。因此,十一世纪之后,西欧兴起了一股主张提高教皇的地位与控制力并且反对教区世俗化的克吕尼运动。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作为克吕尼改革派,在任内早期就试图推行改革,由当时的枢机主教团和神圣罗马帝国手中夺取教职授权。当然格列高里也明白,如果神圣罗马帝国继续保留对教皇选举的干预,他的改革是无法完成的。

1056年,年仅六岁的亨利四世登上皇位,机会出现了,罗马教廷趁着皇帝年幼,于1059年4月13日颁布著名的教皇选举法,规定封建领主不再拥有干预教皇选举和任命治下红衣主教团的权力。

1075年教皇又发布了《教皇敕令》(二十七条),具体地阐述了教皇的地位及其权力,例如宣称:“唯有教皇一人具有任免主教的权力”;“唯有教皇一人有权制订新法律”;“一切君主应亲吻教皇的脚”,“教皇有权废黜皇帝”;“教皇有权解除人民对统治者效忠的誓约”,甚至宣布:“罗马教会从未犯过错误,也永远不会犯错误”;“凡不与罗马教会和谐的不得视为徒”;“教皇可以命令臣民控告他们的统治者”;“教皇永不受审判”等等。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趁德国国内局势未稳之际,命令亨利四世放弃任命德国境内各教会主教的权利,宣布教皇的地位高于一切世俗政权,甚至可以罢免皇帝。对此,亨利四世仍然继续任命主教并且最终以召集德意志主教会议宣布废黜教皇相对抗。

国王亨利四世与教皇争权夺利,斗争日益激烈,发展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亨利想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教皇则想把亨利所有的自主权都剥夺殆尽。

于是格列高利七世发布敕令,废黜德皇亨利四世,革除其教籍,解除臣民对他的效忠誓约。与此同时德国国内以公爵鲁道夫为首闹独立的一些诸侯宣称,倘若亨利四世不能得到教皇的宽恕,他们将不承认他的君主地位。

教皇不仅要德国人反对亨利,也在其他国家掀起了反亨利浪潮。此外,亨利还要面对萨克森人的复叛和国内的克吕尼运动,被革除教籍使他成为了众矢之的。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战史风云 牛郎织女传说天...
牛郎织女传说:天上星河下的古代爱情故事 传说背景与人物设定 在遥远的古代,牛郎织女是一对来自不同世界的恋人。他们分别是人类和仙子,命运使得他们只能在每年的...
战史风云 乱世英雄北宋时...
一、背景与人物 在历史长河中,北宋时期是一个动荡而复杂的时代。辽国、西夏、金国不断侵扰边疆,而国内则是权力斗争和社会矛盾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位名叫岳...
战史风云 魏国名将公孙衍...
公孙衍,东汉末年著名的武将和政治家,是魏国开国功臣之一。他的名字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是曹操手下的重要人物,更是在三国时期享有盛誉的人物...
战史风云 上古神话故事大...
在遥远的上古时代,人类尚未拥有文字记录,神话故事便以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至今。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幻想和虚构,它们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自然世界理解的智慧。在...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