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珮瑜是男是女的孙志宏京剧票友之称
从小,孙志宏就被卷入了京剧的世界,他父亲是一名港务局职员,也是一位擅长胡琴演奏的人物。家中的环境充斥着票房的气息,12岁时,父亲便请来了常规吊嗓的孟昭霖来指导他。孟昭霖教导孙志宏,要拒绝“包音”,避免行腔拖泥带水,更不能脱离剧情和人物,只为唱而唱,不追求哗众取宠。他还强调了节奏的紧凑性,即所谓的“一块板”,既包括学余派、杨派的话节奏。
随着年龄增长,孙志宏18岁那年,他拜访了当时71岁的周福隽,这位老艺人是民间组织“余叔岩研究会”的会长。周福隽要求孙志宏学习余派,并指出他模仿能力强,但在正式表演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在周福隽那里,孙志宏仅仅尝试了一段《乌盆记》,但即便如此,他也被告知每一个字都没有正确地表达出来。而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这门艺术,周福隽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手法,将唱腔画成坐标图,用横轴表示小节线,用竖轴表示音高,每个字都有其对应的地理位置。
通过这种精细到极点的方法,孙志宏花费六年的时间学习了《乌盆记》、《战太平》、《失空斩》、《打棍出箱》等十二出戏。在2000年,他又托人向杨乃彭师傅学习,《坐宫》、《碰碑》的技巧也逐渐掌握起来。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专业技能,也培养了他对京剧艺术深厚的情感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