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120 陶侃运砖头摘抄神话故事于社会纷扰中
陶侃曾在东晋王朝末年,面对内乱与外患,他并未放弃思考和准备。即便身为王敦的部下后来被调往广州,这个原本偏远地区,也没有阻碍他继续积极备战的心态。他每天早晨搬运砖头,一百块不等,从书房搬到房外,再晚上将其整理回屋内,人们对此感到困惑,不禁询问他的用意。
陶侃严肃地回答:“虽然身处南方,但我心中想的是收复中原。如果习惯了安逸,将来国家需要我的时候,又怎能承担重任?所以,我每日借此练炼筋骨。”当王敦失败后,陶侃被提升为征西大将军兼荆州刺史,荆州百姓闻讯而喜庆。
尽管官职升高,陶侃仍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对于荆州衙门中的大小事务都亲自审查,无一放过。他常对部下说:“大禹是圣人,即使爱惜一寸光阴,我们普通人智慧和能力又如何能及,大禹,更应该珍惜每分每秒,不贪图安逸。如果生前无益于国家死后无留佳名,便是自暴自弃。”
有一次,他发现一些官吏沉迷于饮酒耽误公事,便怒斥他们,把酒器赌具统统扔入江中,并鞭打了一顿,以警示众人。再有,他路经郊外见一人随手摘稻穗玩弄,便拦住问其用意,那人实话实说只是随手取乐。陶侃听罢愤怒至极,将那个人鞭打一顿,让他知晓毁坏他人的庄稼之不可取。
这种保护庄稼、种田勤劳的举措,使得荆州地方渐渐富裕起来。而对于官府留下的木屑竹头,在别人看来是一笔糟粕,而陶侃却命人收藏起来,最终这些物资成为新春时节铺平道路以及造船时所需竹钉的宝贵资源。在这样的举措下,被动观察的人们才明白了他的周密计划和长远规划,对他敬佩之情日益增深。
据说,在他的治理下,由于执法严明、办事认真,没有任何盗窃或丢失的事情发生,就像传说的“路不拾遗”,社会秩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