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几个儿子生平简介字号辉煌如同一句话概括中国近代史的特点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一个民族几经沉浮
长子李承乾(619年—645年),字高明,生于承乾殿,象征着他承继皇业的重任。
第二子楚王李宽因早逝,无嗣,其爵位随之取消。
第三子吴王李恪是隋炀帝女杨妃所出,是唐太宗与杨贵妃的儿子之一。
第四子宜都王李泰(624年—653年),字惠褒,小名青雀,以仁厚著称,被封为宜都王。
第五子宜阳王李祐(626年—648年)先被封为宜阳王后改封楚王,是唐太宗宠爱的儿子之一。
第六子因参与兄长吴国公主所生的谋反案而被废为庶人的是李愔,他和其他兄弟一样在政治上遭遇了挫折。
第七子的郯王、蒋州都督、安州都督等职务的持有者是李恽,他在贞观十年的职位变迁显示了他的政治地位波动。
贞观五年的汉王、越州都督等职务持有者是第八子的李贞,之后改封扬州,都督位置也经历了变化。
9-10。第九个孩子晋公主所出的晋公主 李治 是唐高宗,也就是武则天后的丈夫;第十个孩子申公主所出的申成也是一个小皇帝,但没能享受多久。
11-12。江南道行军总管及江 王 李嚣 在其六岁时就去世了,谥号殇;代 王 李简 也是在同一年去世,没有留下后代。
13-14。赵郡大君赵光祖、大将军秦州刺史兼秦 州 都护府使者 赵明 是最后两个兄弟,他们分别在贞观十三和二十一年的不同时间得到授予不同的官职。但到了太宗晚期,赵明被贬往黔川,这说明即便是亲生骨肉之间,在权力斗争中也难免会受到牵连。在这段历史背景下,每一个人的命运似乎都是由无数不可预测因素共同塑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