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争议的野史五路财神与张荷包的反复交织
在清朝时期,南京秦淮河畔的张家弄有一位贫穷的秀才,名叫张。他的妻子宛氏,以其精湛的手工刺绣闻名于世。她为丈夫缝制了一只精美的荷包,这成了张秀才心爱之物,他经常佩戴它。邻里们因此戏称他为“张荷包”。
一天夜晚,当年三十,张秀才夫妇面临着过年无粮,无柴可烧的问题。他情急智生,便带着荷包前往陶家巷永安当铺进行抵押。在当铺内,他将荷包抵押得了二十文钱,用这笔钱买了一斗米和二斤萝卜。
然而,在准备好食物后,宛氏提议要不要开一个当铺来帮助别人渡过难关。考虑到过去在永安当铺时的情形,张秀才决定不再犹豫,就在家中开设了“永兴当铺”。就在此时,有四个大汉抬着一个死人的尸体来到了店堂,他们要求将死者作为抵押品进行交易。
朝奉虽然感到荒唐,但也只能按照东家的吩咐行事。当他询问需要多少银子,大汉回答说只要八十文钱,每人二十文就足够。这份惊人的举动让朝奉深感困惑,但仍然照单全收,并将死者装入棺材暂存待后续处理。
随后的几日里,那棺材竟然每晚都发出了亮光,而初五那天接财神日子上,一群人一起打开棺木,只见里面有个金色的人形,上面贴着“五路财神”四字。原来,那个被当作抵押品的死人才是真正的财神。而这个故事最终传开,让人们都相信了好心有好报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