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的功臣名将犹如落日中的最后一抹余晖每个人的下场就像历史的笔触画出了不同的风景
在历史的长河中,明朝时期的功臣名将们犹如璀璨的星辰,各有所得。他们曾是朱元璋手下最为倾心信赖的人物,现在却成了被杀之人的名字。那么,这34位功臣名将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徐达:魏国公,他因李善长获罪而提升,并于吴元年九月被封信国公,再于洪武三年由朱元璋大封功臣时晋升为奉天开国推城宣力武臣魏国公。在洪武十八年病逝后,被追封中山王,以谥号“武宁”。
常茂:郑国公,是常遇春之子。他因战功第三,在洪武三年被封郑国公,禄三千石,但在洪武二十四年病逝后,被追封孝义永安王。
李善长:韩国公,他在吴元年九月即被封宣国公,并于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时加封为韩国公。但他因为参与“胡惟庸案”而遭到捕入狱并处死,其全家70余口也因此灭门。
李文忠:曹国公,他在洪武十七年获遣去世,被追赠岐阳王,以谥号“ 武靖”。
冯胜:宋国公,由于受牵连蓝玉案而赐死,其生前曾与朱元璋亲如兄弟,甚至称其为“胜兄弟亲如骨肉”。
郑愈:卫國 公,在洪武十年病逝后,被追赠宁河王,以谥号“ 武顺”。
汤和:信國 公,在洪武十一年进爵信國 公、禄三千石,但是在洪武二十八年病逝后,被追赠东瓯王,以谥号“襄 武”。
傅友德:颖國 公,最先效力陈友谅,不被重用;后投奔朱元璋,一生立下赫赫战绩。然而,因蓝玉案牵连自尽,全家老少发配辽东云南。
蓝玉:凉國 公,有勇有谋,但因意图谋反而遭斩首、抄家灭族。这场震惊内外的事件史称蓝玉案,将近万五千人牵连其中。
10-34节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