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部战区的广阔天地之下河北邯郸籍烈士吕青玉的亲人在新乡县烈士陵园中默默等待着那位英勇无敌精神永燃的
新乡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头条寻人携手,共同展开了一场寻找英雄烈士亲人的大型行动。这些英勇牺牲的烈士在路庄战斗中英勇就义,他们的陵园尚未能与其亲属联系上。经过新乡县烈士陵园和头条寻人工作人员的精心整理核实,将为安葬在新乡县烈士陵园中的每一位烈士找到他们的家人。
通过头条寻人的“寻找烈士后人”公益项目,这次行动将利用高科技的地理位置精准弹窗技术,将这些英雄烈子的信息发送到他们所来自的小村庄,为他们找到亲情相伴的人们。此次特别是要为吕青玉这位伟大的战友进行搜索,他曾是华北野战军第14纵队41旅121团三连二排长,在1948年的路庄战斗中不幸阵亡。
新乡县的小冀镇青年路北段,就有着纪念这位英雄以及其他许多同袍们牺牲的地方——小冀烈士坟,也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和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在这里,每一块石碑都承载着无数故事,每一次回响都是对革命先辈永恒的敬意。
68年前,1949年5月5日,河南省新乡市迎来了历史性的和平解放,那一天,也标志着华北全境最后一个地方被解放。十四纵队,是那时豫北作战的坚强力量,它由晋南军区部队和一些县大队组成,于1948年2月成立,以后的岁月里,它们在安阳、邺县、漳南、汤阴等地打击敌军,并参与了保麦斗争,最终向南下到达了新乡地区。
重修完好的墓碑记述了当年的历史:当时的人口近十万,是京汉、道清铁路交汇处,一座桥头堡、一座兵站基地,同时也是豫北地区经济中心。在那里,华北大部已被解放,而残敌则聚集于此构筑工事配备火力。我军反复冲杀,但最终撤出,因为援敌赶来,我方决定暂停攻打而实行包围待机。直至1949年4月23日南京宣告解放,当四十军陷入穷途末路时,其余部分也逐渐瓦解,最终在5月5日正式举行改编协定签字仪式,完成了对新乡城市以来的和平解放。
为了缅怀先辈功绩,与英灵告慰,同时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寻找烈士后人”公益项目继续推进,与各机构合作共同努力。不论是在过去成功案例中还是今后未知未来,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不畏艰难,我们一定能够为那些默默无闻却又光荣无比的事迹追求真相,为那些孤独离世但永存精神的心灵带去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