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神话故事 > 历史课本丑化明朝明清皇帝如何施政为民至今仍让人叹为观止

历史课本丑化明朝明清皇帝如何施政为民至今仍让人叹为观止

古代帝王的节俭之道:穿破衣烂衫的皇家传统

在历史课本中,明朝往往被描绘为奢靡无度,但实际上,这个朝代的许多皇帝却以其严格节俭著称。他们深知,作为民之父母的身份,他们应该与百姓保持距离,同时又要体察民情、接近民众。

明太祖朱元璋最欣赏孔子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句话,他认为这是治国良规。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照顾到人民。他自己也做到了这一点,即使是穿旧衣服,也会反复洗涤并继续穿着。他的马皇后甚至亲自缝补衣裳,而明成祖朱棣则不仅如此,他还能将破损的袖子塞回去,并且没有新衣换十次。

明英宗同样强调了这种生活方式,他说:“即使穿布衣,人们也不会认我不是天子。”他不仅如此,还模仿《尚书》和《四书》的修身、齐家、敬天、勤民、用人的原则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清朝也有几位皇帝比明朝更能节俭,如雍正帝和乾隆帝。据张廷玉讲,雍正帝经常抓起掉在地上的饭粒和饼屑吃掉,以此教育大臣要珍惜五谷,不可糟蹋。而道光帝则常常穿打补丁的衣服,其影响力那么大,以至于京城旧衣铺里的旧衣价格涨得很高。

光绪帝也是这样的,他的一条湖绉裤因为磨出洞口需要花费3000两银子修补,而他的老师翁同龢就曾感叹过:“岂知皇家之制,其俭如此!”

然而,有些情况下,这种表现似乎有些作秀,比如明成祖坐在京城右顺门,将露出的衬衣破旧袖子反复塞进去。但另一方面,有一些君主像明太祖那样,从大处着眼,他们倡导的是一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是表面的样子。此外,还有一些君主像康熙那样,大力裁减宫中的人员和物资,为国家节省了大量金钱。这就是为什么在历史课本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既有奢侈,也有简朴;既有贪婪,也有慷慨;既有人性化的一面,又有人为现象学的一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帝国如何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来管理资源,以及这些尝试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标签:

猜你喜欢

科普小故事 明朝顺序及简介...
万历皇帝:明朝的“网红”皇帝,30年不上朝却稳坐帝位,被誉为一代明君。若论历代“网红”皇帝,则万历皇帝朱翊钧无疑名列前茅。他虽在位48年,却有30年未踏殿...
美人鱼 1840一19...
穿越时空的知识链:1840至1949年中国思想变迁的思维导图探索 在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一系列冲突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这场...
古希腊神话故事完整版 晚清名医与西医...
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小故事短篇中,晚清时期的江南一城是这样一个小镇,它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医学传统。这里有一位名医,他以治病救人的高超技艺闻名遐迩,但...
神话故事摘抄300字 清末民初的学堂...
清末民初的学堂风云:一个普通教师的奋斗与挣扎 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小故事短篇中,教育事业的变迁无疑是最为引人入胜的一部分。特别是在清末民初这一时期,随着新文化...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