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猎与写情书神话传说中的双重追求
古时,人们以树叶为遮蔽,饮用的是清泉,食用的是生肉。那日子里,树木竟然拥有了眼睛、嘴巴和手臂。人们上山狩猎之际,树木便会协助寻找野兽,将其击杀得多不胜数。猎神因其过度狩猎而遭遇惩罚,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让人脚踝间生出两块肿物,使人难以迅速逃脱,同时也封闭了树木的视觉、口腔和手部能力。于是,当人们再次踏足森林时,他们无法捕捉到任何猎物,只能东倒西歪地挣扎。
就在这危急关头,观音菩萨吩咐猎神准备一盆蒜泥,让其涂抹在野兽脚下的地方。当人们带着嗅觉敏锐的犬伴追踪这些留有蒜味的踪迹时,他们终于能够重新捕获到那些被困扰已久的獣类。在此之后,一切都变得平静下来,但人们从未忘记对那位名叫“能库”的神明表示感谢与尊敬。
据说猪神乃由三个女性组成,她们分别是上洞梅女神、中洞梅女神以及下洞梅女神,这些女子都是山川之主的情侣。当狩者出发或归来,都会向着这位被称作“能库”的伟大力量致敬,并诵读祭文,如在成功斩杀野兽后祈求:“哦,你那睿智无比的声音,请将我的供品接纳;请你通知所有远方奔跑的小动物,不要让他们走进他人的枪口,也不要靠近他人已经拉紧弓弦的地方。请用你的威力掠去它们的双眼,用它们的大耳朵引领它们来到我这里。我只是打算取一个小鹿作为礼物,而今后,我希望你把它们的大爷、大妈、阿奶阿爷一起送来。这一次,我只射了一只岩羊,现在我期待着你送来一些獐子,以麝香装点;送来老熊带给我熊胆;送来马鹿赠予我珍贵的鹿角。你保佑我们在狩猎中远离危险,无论是枪声还是弓断都不应降临。我渴望更多更大的收获。”
作品中的观音人物形象,或许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的融合所产生。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个故事中的人物与自然之间互动方式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自然界的一种认知与态度,即将自然看作是一种可以依赖并控制的手段。而实际上,它揭示了人类与环境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地理关系,以及人类为了生存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及其背后的道德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