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烟水轻纱舞中国民间佳话写
在历史的长河中,杭州的酒业曾经繁荣一时,这与西湖这片水质优良的地方是分不开的。自从中唐时期开始被开发后,西湖不仅因其美丽的湖光山色而闻名于世,更因为其用于酿酒这一特点,与国家的大计民生紧密相连。据白居易在《杭州春望》诗中所述,“表旗沽酒趁梨花”,正是在每年春天,当梨花盛开之际,用西湖水酿造出的名酒,因此而得名。
到了北宋时期,酒税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一项财政收入。在熙宁十年的岁月里,杭州的年收入中的酒税仅次于京城和成都府,在全国排名第三位,而这些都是依赖于西湖这片清澈见底的水源。尤其是在苏东坡担任官职期间,他对西湖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提出了有效措施来保护它。他在著作《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中提到:“天下酒税之盛,几乎没有超过杭州。”这种情况说明了当时经济效益极高的酿造业对于好水环境有多么重视。
随着南宋建都至杭州市之后,人们对饮食和娱乐活动产生了更大的需求。当时流传的一个谚语是:“要得富,就赶着去行在(京城)卖酒醋。”这个时候,不仅朝廷,还需要用到来自西湖的小麦酿造出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这一点也反映出当时浙江省内最为著名、最受欢迎且销路最好的“金沙涧”附近专门设立了一座皇家专用洒坊。而现在,这个地方已经变成了作为“曲院风荷”的一部分。
然而,每个事物都会有一些极限。一旦达到顶峰,它们就会开始衰退。由于八方来的官员、商贾、士人等人口激增,他们纷纷占领沿岸地带建立起宫室、别墅、酒店和寺庙,使得原本宁静安详的地方变得拥挤不堪。最后,由于严重污染导致水质急剧下降,最终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无法再生产出那些珍贵的地道佳肴。而那个曾经繁华一时代的大师级产区——浙江省内,一度再也找不到回头路,也就这样渐渐消逝了。此刻,我们可以想象那是一段怎样的往昔,但现实已不可逆转,只能遗憾地看着过去辉煌的事迹慢慢褪去。但我们仍然希望将来能够学习从前的人类智慧,让我们的后代能够更加珍惜自然资源,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