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袁绍在棋盘上玩一场游戏回忆十大抗日小英雄的英勇事迹
曹操不满袁绍被封为三公,认为这是对老臣的虚位子安排。听说袁绍不满,他暗自高兴,只要你在意这个,就认我的话吧。于是,又颁下诏令,将自己降级做司空、车骑将军,把大将军之职传给了袽绍。这背后的动作看似简单的官位调换,其实是曹操在玩弄着“老鼠戏猫”的游戏。
迎接献帝后,本应自然而然,但谋士荀彧还是劝说道:“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这些理由都是站在曹操自身利益角度,从迎接天子的三个方面考虑:人望、人心和人才,都放在个人利益上。
迎接天子之后,曹操并不知道能获得多少好处,因为这些都是软实力,不是指挥兵马、供给粮草,而是通过挟持天子来威胁其他诸侯。但这只能影响小邦国,而不能触及比自己更强大的势力。作为现实主义者,曹操不会忽视这一点。
他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足,在迎奉天子后,这等于暴露了野心。在袁绍眼中,曹操一直被当作弟弟看待,以主子的身份对待。而现在,曹操迎奉天子,便宣告不承认袁绍的领导,这正是他最担忧的事。此外汉室皇帝如同一件廉价古董,在地摊上流转,无论李傕或郭汜这样的宵小都可能毁掉它。而现在,即使有能力的人如曹操来称价,也会让更有实力的 袁绍苏醒过来的风险,是一个需要谨慎权衡的问题。
接受皇帝驾临后,曹操作任司隶校尉,并录尚书事。当许昌成为新的首都,再次任命为大将军,这一次命令带上了皇帝玉玺的印章,或许出于喜悦或是在探寻机会,当时许都传出了庄严的声音,对 袁绍打内战表示批评。
袁绍看到这种情况,不禁感叹:“哎呀,看来他们说的没错,我这个村长真把自己当成干部了。”
尽管如此既然已经有诏令下来,他不得不写了一份检查回去。不过对于 曾经写下的检查内容,我们可以想象得出 曲向必然会感到高兴,因为请来了主上带来了效益。他见到好就收手,又立即用主上的名义赐予了 袭太尉之职并封邺侯。不知这是不是第一次挟持天子的结果,不过经过推拉间试验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