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世界历史故事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王承恩煤山之殉与崇祯皇帝同赴黄泉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王承恩煤山之殉与崇祯皇帝同赴黄泉

李自成将北京的皇城紧锁成了一座巨大的铁笼,眼前,大明朝廷即将气绝。最悲凉的是,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登上金殿,想与大臣们商讨抗敌策略;却不料,无一可用之臣在宫中。皇帝立即陷入了极度绝望之中。于是,他急忙奔向后宫,将家人老少杀尽。随后,他也逃至皇城后的煤山,企图一死了之。

当然,不必问崇祯皇帝束手无策、极度绝望。他身边的大臣皆弃他而去;李自成恼怒于此,而外界的政敌更不会轻易出手《明史》记载,崇祯皇帝心志专注于“西天”,他愤慨地发牢骚说:“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临终前,还怀恨群臣,如同被彻底误导,即使如此,也只能死得其所。

谁能预知日暮途穷的崇祯皇帝,在最黑暗时刻,却遇到了一个忠诚的“铁哥们儿”——王承恩。这位王承恩始终对皇帝忠心耿耿,对于崇祯走投无路时刻尤为坚定。他虽然无法挽救这尊贵生命,只能默默保护着主子。

《明史》记载,王承恩曾任司礼秉笔太监。在李自成攻破北京时,崇祯命他提督京营,那时候,大明朝已是凋零,无数士兵在京城内外四散逃亡。而王承恩亲手点燃火炮,以极大的勇气守卫着这座空虚的城市。当所有希望都渺茫无期,他只好退缩到宫中等待末日。但他的最大关切依旧是身边那位孤独陛下。

在王承恩的庇护下,这位孤独的情感深沉、生死离别痛苦难忍的君主终于看透了世间万物和自己的人性,最终选择以一种悲壮而又平静的心态接受死亡。在这个过程中,由一个贴身太监护佑,他找到了最后一点安慰和归宿。

当满洲人的军队进入清除残余势力的战场,并逐步统治中国,他们对这位英勇的小太监给予了高度评价,因为他有幸伴随着最后一位明朝君主共赴黄泉。这段故事,让人感受到,一直以来,被忽视的地位低下的角色,有时候也是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更是那些伟大时代背后的真实见证者。

标签:

猜你喜欢

世界历史故事 APP爆满好物...
好满射太多了装不下了APP 在当今的智能手机时代,应用程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社交媒体到工作工具,从娱乐游戏到健康管理,每种类型的A...
世界历史故事 中国史时间轴揭...
文玩,源自中国悠久的文化底蕴,是一门艺术与历史相结合的学问。它不仅仅是书写、绘画所需的工具,更是一种审美和情感的表达。文人之所以钟爱文玩,不仅因为它们具有...
世界历史故事 解读古代传说1...
解读古代传说:10个神话故事的文化价值与现代启示 1.0 引言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神话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的文明之路。这些来自不同民族和时代的...
世界历史故事 明朝九大边军哪个最强
我们来一探究竟! 在历史的长河中,明朝为了加强北部防务,设立了九大边军,这些边军又称为九大军事重镇。每一处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九大边军分别...

强力推荐